下载APP
PC开播
联系客服
本期节目我要跟大家聊的是 艾莉芙・夏法克的小说《倒数10分又38秒》:她的生命倒数像是一场流动的飨宴,但死亡并不是人生终点 我想让大家知道的是: 艾莉芙・夏法克的故事总是融合了多元族群并存,那些为自由持续奋斗、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在晦暗世道下继续相信希望的可能,透过莱拉的死亡,阶级身分早已瓦解,你会发现我们与这个虚构故事间,没有任何差别。 ——— 《倒数10分38秒》的主题深刻而多元,核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边缘人的尊严与希望:小说通过妓女莱拉的生命故事,展现伊斯坦布尔底层边缘群体在极端父权、阶级压迫与种族歧视下的挣扎。莱拉虽命运多舛,却始终保有尊严与希望,她的死亡并非终点,而是以精神力量延续于挚友心中。 2️⃣ 非血缘关系的救赎力量:莱拉与五位底层好友(变装者、奴隶等)构建的"精神家园"是全书灵魂。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却比血缘更亲密——计划从公墓"救出"莱拉尸体的情节,象征底层群体通过相互扶持打破孤独,获得救赎。 3️⃣ 对身份标签的批判:作者借莱拉的故事撕破社会对少数族裔、女性、底层群体的刻板标签。正如夏法克所言:"我和其他人并无不同",小说质问:当世界用身份定义人时,我们是否还能看见彼此作为"人"的本质? 4️⃣ 死亡与生命的辩证:书名《倒数10分38秒》暗喻科学记载的人死后最长记忆时长。莱拉在死亡前的记忆闪回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一生,发现即使悲剧人生中也遍布"不起眼的种子萌芽"——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存在的开始。 ⚠️ 社会现实的隐喻:伊斯坦堡作为故事背景,既是繁华大都市,也是无法容纳边缘人的"高墙"。夏法克通过莱拉之死,揭露土耳其社会多元族群表面共存、实则分裂的矛盾,以及极端父权与历史种族纷争的阴影。 💡 终极命题:小说以莱拉之问收尾——"人生注定是悲剧吗?"答案藏在她的五位好友身上:当世界不如所愿,就背道而行;只要有人同行,黑暗中仍有微光。这或许是夏法克留给读者最温柔的反抗哲学。 时间轴: 00:04 死亡前10分38秒的记忆与希 望 00:18 莱拉多舛命运与伊斯坦堡的残 酷 04:10 非血缘友谊构建的精神家园 05:27 底层群体的救赎与反抗 08:34 作者对身份标签的反思 09:24 伊斯坦堡的边缘人困境 感谢收听,下期见了,拜拜 #播客# #文学# #小说推荐#
30
0
3
评论
发送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