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珞 ᰔᩚ
ID:1161790
16关注
68粉丝
9901获赞
动态
短视频
你尋找幸福,對方也是。
你很好,對方也必須是。
幸福是兩股力量的結合,
而不是最後誰把誰拖垮。
一定要先把自己過好,
才會遇見另一個也很好的人。
可以努力生活。
探索自己想要的人生,
也誠實面對自己的課題。
會越來越靠近自己。
看見自己的脆弱,
也努力在那些脆弱裡長出勇敢。
沒有人可以解決你的問題,
只有自己才能讓自己變好。
沒有誰生來要成為誰的依靠,
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肩膀。
做自己的太陽,去看你想看的星星和月亮。
先走出自己的路,才知道誰是你的同路人。
先給自己幸福,才知道誰能給你真的幸福。
#杏仁核的选择❤️#
#
#

查看全部2条评论
牧楓: 我們終其一生尋找的
應該是自己喜歡的生活
和想成為的人
所以多走點彎路沒關係的
花很多時間在路上也不要緊的
和世俗或是別人期待的不一樣也可以的
只要你在成爲你的路上就夠了
如果你趕不上凌晨五點的日出
不妨看看傍晚六點的夕陽
我的意思是任何時間都不晚
希望你有足夠的勇氣
面對風、面對雪、面對鑼鼓
鏗鏘的號角、面對朝陽
希望你永遠自由地活着
永遠在看花的路上
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
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地剛強
在蕞黑暗的那段人生
是我自己把自己拉出深淵
沒有那個人,我就做那個人
我走得很慢,但我從不後退
人生,
有快樂,也一定有遺憾。
那很正常,
偶爾振奮、偶爾也還是會傷心,
那都是,
最後都會融合成更好的自己。
更好,不是遺忘,而是想通。
接受所有的不成立,都有它的理由。
所有的分開,都是因為彼此有更精彩的路要走。
圓滿,不是放下,而是走過。
圓滿,是自己會永遠陪伴著自己。
每一次,都是不一樣的月圓。
每一次,都是更豐盛圓滿的你。
終於走過這條辛苦的路,
終於跟自己團圓了。
月圓人團圓。
中秋節快樂。
#生活碎片記錄#

影子留在窗邊
手指滑過昨天的碎片
空氣裡有誰沒說的語言
一片一片 拼不出畫面
是誰留下 是誰放下
是誰在黑夜中獨自吵架
答案像流沙 一抓就散啦
愛是錯覺嗎
回憶像風一樣的刮跑
笑聲太輕 它藏不住煩惱
時間像水 滴落在心頭
原來留下 只是掙扎
我在黑夜中獨自對話
答案像流沙 一抓就散啦
愛是錯覺嗎 誰來回答
願一切美好如期而至
喜歡的都擁有
失去的都釋懷
#杏仁核的选择❤️#

牧楓: 生活各自不易,
個人所求不同,
各自立場不一,
勿在別人心中修行自己,
勿在自己心中強求別人。
人生從來都不完美,
各有各的不足,
各有各的難處,
各有各的煩惱,
各有各的生活方式!
沒必要和一些沒必要的人,
去說一些沒必要的話,
然後產生一些沒必要的情緒,
因為我們每個人立場不同,所求不一,
所以不必刻意的強求認同和理解。
你不能用自己的腳步,
去丈量別人該走的路。
你認為的康莊大道,
也許是別人的荊棘之路;
你認為的精彩人生,
也許是別人牢籠的枷鎖。
楊絳先生說過:
“ 思想不在一個高度,尊重就好;
三觀不在一個層次,微笑就好。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尊重是標配,
靠譜是高配,厚道是頂配。〞
我們要成為一個陽光的人,
風和日麗時可以溫暖別人,
而在寒風刺骨的時候,
也可以溫暖自己。
能改變的就去改變,
不能改變的就去適應。
不能適應的就去寬容,
不能寬容的那就放棄。
人生最遺憾的,
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
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大部分的人都想改變世界,卻不願改變自己
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
不能選擇容貌,但可以展現笑容。
生命中的許多決定其實都無須任何理由,
因為一切都是刻在心底的良善,此生值得。
也許期待的事總會遇到失敗與失落的時候,
也不是每個真心付出都能看到期盼的結果,
但走過的一切都會成為人生中最美的風景,
相信終有一天也能見證不一樣的開花結果。
生命中或許不會遇到理想的王子或公主,
現實總不如想像美好,
但人生的旅程其實也是充滿驚喜與值得勇敢的時刻,
相信付出的無形中都會有收穫,
守護的終能看到最美風景,
嗑包王子麵當個韌性的超人,
感念還能跑跳的每一天。
足以~
#多巴胺的感受#
#
#


「新角度」~~
~~~~~~~~~~~~~~~~~
最大的內耗,是看懂了所有人
有一種清醒的痛苦,
是能看懂身邊每一個傷害她的人~
能看懂母親的控制欲背後,
是她那代人漂泊一生的不安全感;
能看懂同事的嫉妒和排擠,
是他內心深處的自卑和恐懼;
能看懂伴侶的回避和冷漠,
是他也不知如何處理自己童年的傷。
你看,
能把所有人都「理解」了一遍,
把他們都「原諒」了。
最後一回頭,發現那個拿著刀的人,
已經變成了自己。
因為怨不了任何人,
於是,
所有的怨和恨,
都只能朝向自己。
「一定是我不夠好。」
「如果我再如何些~~~,就不會這樣了~~~。」
有個新的概念,叫「理解的詛咒」。
因為太會共情了,
以至於,自己成了那個傷害自己的「答辯律師」。
在自己的心裡,
為旁人的每一次傷害,
都找到了「情有可原」的理由。
為旁人辯護,為旁人開脫,
最後,
這個唯一的「受害者」,
也被自己親手判了「無期徒刑」。
這,公平嗎?
理解,
是智慧和慈悲,
它可以使其看清了事情的全貌。
好
但離開,你們明天要去玩嗎?根本不知道怎麼放?我東西怎麼放啊是權利和自保,它能支持自己有能力從泥潭里,把自己拔出來。
而這兩者,從來不矛盾。
或許,當又開始在深夜裡,為別人找理由,而忽視自己的時候。
請對自己說:
在原諒全世界之前,請先偏袒自己一次。
「我理解,但我不再陪演了。」
允許自己,
在理解了之後,
依然選擇不原諒。
允許自己,
在看懂了旁人的脆弱之後,
依然覺得「恩哼~這就是個混蛋」。
允許自己,
不必為旁人的創傷負責,
而是先心疼自己的傷疤。

查看全部3条评论
More: 我感覺我就是這樣的人,理解每一個人的無奈
一定會有這樣一場遇見——
它可能來得不早不晚,卻在你最疲憊、最想放棄的時候輕輕敲門。
生活的刁難像一場場無休止的考驗,懷疑努力的價值、懷疑堅持的意義,甚至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值得擁有幸福。
但當那個人、那段風景、那個機會悄然出現時,忽然明白,原來所有的辛苦都不是徒勞。
那些孤獨的夜晚、那些反覆的失望與等待,都只是為了鋪墊這一刻的到來。
它會在心底生出一種從未有過的溫柔與篤定,願意原諒命運曾經的嚴苛,原諒自己曾經的不堪,甚至帶著感謝的心情去回望所有傷痛。
因為終於懂了——所有彎路都是指引,所有苦難都是鋪墊,所有的忍耐與等待,都是為了這場相遇能夠發光。
要相信,一定會有這樣的一場遇見,
使得能不再懷疑人生,而是輕聲說:值得。
#九月#

查看全部2条评论
林夏: 期待….一場值得的遇見
或許不是輕而易舉的路
也因為艱辛不易更珍惜
這是一篇..
長長長篇…….需要耐心~
故事開始~~
我媽第一次加入社區媽媽群組,三天後就被踢出來了。
「她們說我太直接。」她邊剝蒜邊說,語氣像在講今天青菜漲五塊。
我正要安慰她,她接著說:「所以我自己建了一個群。」
⸺
事情是這樣的。
搬來這個社區半年,我媽一直沒跟鄰居打交道。不是高冷,是她說的:「假笑會抽筋。」
直到上個月,三樓的王太太敲門,說要拉她進媽媽群組。
「大家都在裡面,互相照應嘛。」王太太笑得像月餅盒上的嫦娥。
我媽看了我一眼,我用眼神說:妳就進去看看吧。
結果第一天,群組裡有人分享小孩鋼琴比賽得獎,底下一片「好棒」「未來音樂家」「基因好」。
我媽回了一句:「幾個人比賽?」
群組靜了三分鐘。
⸺
第二天,有人發了張全家福,說老公升職請客。
「恭喜恭喜」刷了三十幾則。
我媽問:「請哪裡?」
對方說還沒決定。
我媽:「那恭喜什麼?」
那天晚上,王太太私訊她:「阿姨,我們群組比較⋯⋯溫暖一點。」
我媽回:「開暖氣不就好了?」
⸺
第三天早上,群組裡有人問:「有沒有推薦的安親班?」
底下開始各種推薦,還附上「我家小寶超愛」「老師很有愛心」之類的。
我媽看不下去了,直接語音:
「我這邊巷口那家幾千,老師是退休國小主任,作業盯很緊,點心是老闆娘自己做的,不是買現成的。缺點是環境舊一點,沒有雙語,老師不會說英文,也不會騙你小孩是天才。」
發完語音,她繼續說:
「對了,如果妳是要找那種會拍照上傳,讓妳發社交圈的,當我沒說。」
五分鐘後,她被移出群組。
⸺
「妳幹嘛這樣說話?」我問。
「不然要怎樣?」她反問,手上的菜刀俐落地把雞腿剁成塊,「明明想問便宜的,還要裝闊?明明想炫耀老公升職,還要假裝請客?」
我想反駁,但好像也沒什麼好反駁的。
她繼續說:「以前在市場賣魚,看多了。買魚的人分兩種,一種直接問『這條多少』,一種先繞三圈,摸摸這個看看那個,最後問『有沒有便宜一點的』。」
「猜猜看哪種人我會算便宜?」
我想了想:「第一種?」
她搖頭:「都不便宜。但第一種人我會多送蔥薑,第二種人,我連塑膠袋都要收錢。」
⸺
她建的群組叫「不裝了攤牌群」。
一開始只有她跟我,後來不知怎麼的,陸續有人申請加入。
先是二樓的李太太,她兒子被霸凌,在原本的群組求助,得到的回應是「小孩子玩鬧啦」「妳太緊張了」。
我媽在群裡說:「直接找老師,不行就找主任,再不行就找教育局。記得錄音錄影,別客氣。」
然後是五樓的新住戶,單親媽媽,在原群組問哪裡有便宜的課後輔導,沒人理她。
我媽直接私訊她:「我下午有空,妳小孩可以來我家寫功課,不收錢,但要自己帶點心。」
⸺
群組慢慢熱鬧起來。
沒有早安圖,沒有養生文,沒有「讚」「棒」「太優秀了」。
有人問:「老公外遇怎麼辦?」
我媽回:「先查財產,再找律師。哭可以,但記得要證據。」
有人問:「婆婆一直唸我不生二胎。」
我媽:「下次她唸,妳就說『好啊,您生,我幫您養』。」
有人發了孩子的成績單,全班倒數第三。
底下沒有安慰,我媽直接問:「數學爛還是國文爛?數學的話我可以教,國文妳要另外找。」
⸺
有天,王太太忽然申請加入。
「我可以進來嗎?」她私訊我媽。
「不裝的話就可以。」
王太太進群第一句話:「其實我老公去年就失業了,我在便利商店上夜班。」
群組裡靜了幾秒。
然後我媽回:「怎麼不早說?我認識一個工廠主管,在徵品管,要介紹嗎?」
⸺
現在群組有四十幾個人。
聊天記錄是這樣的:
「剛被主管罵,想辭職。」
「辭之前先找好下一個。」
「同意樓上,餓死比被罵慘。」
「老公說我煮菜難吃。」
「那叫他煮。」
「對,我老公嫌過一次,現在都他煮。」
「想買那個兩萬塊的包。」
「買。」
「真的?」
「買完妳就知道多蠢了,往後就不會想了。」
⸺
昨天,原本那個媽媽群的管理員來找我媽。
「阿姨,我們群組現在都沒什麼人說話了。」她有點委屈。
我媽正在陽台澆花:「很正常啊,假話說多了,真話就不會說了。」
管理員想了想:「可是⋯⋯大家不是應該要互相鼓勵嗎?」
我媽放下澆花器,認真看著她:
「鼓勵跟說謊,只差在有沒有加糖。但有糖尿病的人,吃了一樣會死。」
管理員走後,我問我媽:「妳會不會太狠了?」
她笑了:「五十歲以後我才懂一件事——」
「時間太貴了,用來演戲太浪費。」
⸺
晚上,群組有人發了一張照片,是她煮焦的晚餐。
「今天心情很差,連飯都煮焦了。」
如果在別的群組,大概會收到「抱抱」「妳辛苦了」「要愛自己」。
但在我媽的群組,回應是:
「我家還有白飯,要來裝嗎?」
「焦的部分刮掉還能吃。」
「心情差就叫外送,誰規定一定要煮?」
最後我媽回了一句:
「都焦了就丟掉,重煮一鍋。飯焦了可以重來,日子也是。」
那個媽媽回了一個微笑:「謝謝,我好多了。」
⸺
我笑著對媽說:「妳這套社交方式,現在好像很流行,叫什麼『零糖社交』,聽起來很健康。」
我媽白了我一眼,把洗好的碗放進烘碗機。
「講那麼好聽幹嘛?就叫『懶得演』。」
她擦擦手,繼續說..
演戲不用花力氣嗎?
我又不是演員,她們也沒付我鐘點賣
我演給誰看?
#姐姐有點壞#
#零糖社交🤟#姐姐有點壞#故事有些長#

查看全部4条评论
透明: 看完😁
「真群組」+ 1 ☝🏻

—句「沒關係」,背後其實藏著太多想被記得的聲音,
是害怕自己會變成那個「被忘記的人」。
而在底層裡,所對應的表現正是「吃醋」,
「吃醋」其實想要表達的情緒是~
希望自己在對方心裡,是有重量的。
「吃醋」的背後,其實是「我想被看見。」
像是在小時候,
就學會「不要麻煩別人」,
以為只要自己體貼懂事、乖一點、靜靜等等,就會被記得。
但後來才發現~並不是不吵就會被愛。
「吃醋」有時候,
真正難過的不是害怕自己會變成那個「被忘記的人」,
而是不確定:是不是還會回來被看見。
要讓需求被說出口,而不是用退讓換取在場感
願意用語言、用行動,告訴對方:
我不想搶愛,但我希望被愛。
而體貼,不該是被遺忘的代價
簡單些
正所謂~~
會吵的小孩有糖吃🍬
#請和這樣的我戀愛吧#
#
#

查看全部2条评论
梵梵: 过于体贴 懂事 共情最后都不一定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