ℋღ᭄甮💞࿐
ID:2748996
23关注
227粉丝
1.1w获赞
动态
短视频
和尚:缘主因何不拜?
犯人:这位师傅,规矩我多少懂一些,你这个寺庙,供的是罗刹鬼?我不能拜!
师傅:缘主着相了,心有罗刹,拜的便是罗刹。心有佛祖,拜的便是佛祖。
犯人:请问师傅,佛祖与罗刹,哪个算是真?哪个算是假呢?
师傅:呵……佛祖是你,罗刹亦是你,渴了也是你,饿了亦是你……
师傅:人本都有着,善与恶,是这样的内心导致了,人性的扭曲心理,让世人有了,开心或者不开心态,是吗?
“贪嗔痴是心湖的浪,善与恶是岸边的花。浪起时,湖便不得安宁;花开时,岸便有了颜色。
人心里的秤,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贪心起了,想多要一勺糖,得不到便成了苦;嗔念生了,被踩了一脚便记恨,忘了或许是路人无心。痴念缠了,认定一条道走到黑,撞了南墙也不肯回头,自然难有开怀。
可善念也在里头藏着——见人落难时的伸手,被冒犯后的释然,这些都是心湖的涟漪,不汹涌,却能映出明月。
所以啊,开心与不开心,从来不是外界的赠予,而是心里的浪与涟漪,哪个先占了上风罢了。”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观点相对,更强调“明心见性”的顿悟境界。
所谓的“菩提”(觉悟的境界),并非是像树一样实有的存在;既然本无实在的“菩提树”,那又何处能沾染尘埃(烦恼、执着)呢?
—烦恼与执着,往往源于人对“实有”的妄执。若能明了一切事物本无固定不变的自性,心不被外境牵绊,便无所谓“尘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