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
ID:17774852
0关注
17粉丝
562获赞
动态
短视频
交友自介:征艺术知己,生活爱人
我目前在北京读绘画研究生,平时喜欢绘画、文学、写诗、游泳和瑜伽,偶尔看电影和音乐剧~人格面具高冷,内在随和开朗,是大多数时候都很佛系的infj,对收纳整理和艺术创作有强迫症,其它的…全靠上天安排!希望今生能尽全力地享受每一次艺术创作,无悔无愧于自己的灵感!未来生活呢是希望能跟妻子生活在一起,有一个50平方米、3米高的冬暖夏凉艺术工作室,闲暇多多,财富多多,享受生活和艺术,少量社交(i人恐惧)~
喜欢阳光开朗温柔善良有点强势的长发姐姐(理想型),希望在关系里双方都能真诚地做自己,爱的不是泡沫幻影。还有因为对情绪敏感,真是太需要注意细节,尤其是遇到问题时好好沟通,注意表达方式!亲密关系大概是通往真实最快的路吧,感觉真正的爱是能无限地深入对方,深入内在,深入当下,爱情对我来说很重要,今生如果爱,一人足矣。最理想的状态是从朋友做起,先高山流水,后升华爱情,相知相伴,惺惺相惜,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和体验美妙的人生~
如果聊艺术,随时欢迎,或者也请发来自我介绍~(每次单单收到你好,真心不知道该聊些什么…)#自我介绍#

查看全部4条评论
Same channel: 這是妳畫的嗎?我很喜歡
碎碎念 必须要先爱自己吗?
无意中又看到只有先爱自己、自我圆满,才能真正爱她人的看法,以前也一直是这么想的,在与自己的拉扯中总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迈入亲密关系,害怕受伤也害怕伤害爱人,可今天忽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爱是这个世界最神奇的事情,就像艺无止境一般,也许终其一生我也无法真正明白,只能在不断地体验觉知中加深理解。
或许没有所谓的圆满,可能高僧大德能做到吧,但很多时候圆满也是理想主义的构想,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永远无法达到的理想最终造成了现实的紧张,也造成了对当下“不圆满”的批判。只要灵魂在肉身当中就会有欲望,就会需要觉知,就会有起心动念,那所谓的圆满是否跟死亡也无差?
也许说先自爱才能爱她,并不是强调有a才有b的条件顺序,人生并不是必须这样才能那样的数学题,很多时候都是看似混乱而又有内在的秩序,是我的限制性观念限制了我的社交,可能成长也是不断地觉知到潜意识中限制性的想法吧。
不过先自爱依旧是重要的,这是体验真正的爱的开始,开始一条不断疗愈创伤、体验真正幸福的甜蜜旅程。

仰望星空: 悦人先悦己,爱人先爱己。无论什么何时别忘了也爱爱自己。
父母的爱 碎碎念
今天忽然明白了父母虽然爱我,我却感到痛苦压抑的原因。
不是他们不爱我,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不自信,从而在表达之上笼罩了一层焦虑恐惧不安匮乏的乌云,不相信一切都是最好安排的人又怎样真正放心孩子的命运呢。所以我考学母亲比我更惶恐,我单身她比我还焦虑,这就是所谓的好心办坏事吧,当看见他们的局限,我好像也渐渐放下那些期待与委屈。
当然依旧很难在父母面前真实地说自己的感受想法情绪,只能在需要他们可提供的支持时有选择性表达,因为他们眼界的局限(比如我妈觉得同是有病),我知道有些东西说出来只能得到指责或说教,为了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每次电话都以洗澡遁、吃饭遁等各种理由快速结束…
也又更加地理解了爱
爱需要深刻的体会与持续的学习,父母是爱我,可他们的很多表达方式都只能让我理智上知道并心疼,情感上毫无触动。也许很多矛盾都来源于自认为好的对待对方吧,只是父母已经比较难让我有勇气敞开心扉去沟通了。
还有再生气再情绪不好也不能口出恶言,尤其是向最亲近的人乱发脾气。母亲退休以前,也许是因为工作压力,以及她也从未学习如何处理情绪,经常会因为我犯的一点小事勃然大怒,(比如凳子没放回原位,我买了她觉得不划算但我很喜欢的花…)还经常在外人面前山洪暴发般指责我,让我觉得自己马上就得坐牢了,过后她倒是是忘得挺快的,等事后我尝试表达自尊心受伤,她又觉得我玻璃心,这样在社会上怎么生存…诶,其实最应该温柔对待的是亲近的人不是吗?并不是说亲近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待,也并不是说关系确定了就可以毫无方法地维系,也不是说能包容
的人就不会受伤难受
有时觉得爱的缺失不就是因为局限吗?如果人如佛陀能看见因果缘灭是否还会作奸犯科,如果人如耶稣已体验过灵魂永恒是否还会争斗排异?同样,正是因为目前的肉身硬件无法让我切实看见世界是由爱组成的,所以才会依旧对父母有点怨怼并委屈流泪吧
我决定忘记这些父母因自我局限而给我造成的困扰,决定不再批评无法以热络的心面对他们的自己,也决定挥手告别对亲密关系重蹈覆辙的恐惧
再一次地,接受自己是一个人类,有难受有委屈有期待有失望有怨恨有恐惧,也有本自具足的爱的能力

查看全部2条评论
.: 父母是传统的人,往往源于他们自身的焦虑、并非客观评价,请相信父母是爱你的,只是常常情绪的投射,而非事实,父母希望你好和幸福,相信自己比父母希望的都好、更好!
碎碎念
回想过去,虽有过一些暗恋和示好,但从未迈入亲密关系,好像总差点什么。
敏感的我有个强势而又大大咧咧的母亲,常令我感到爱的沉重,在高中挣扎至今才终于学会了接受自己的情绪,珍视自己的感受,无论如何都对自己有耐心、爱心,但过去依旧给我留下了感情上害怕受伤、被动、慢热的影子吧。
有时会想有关姐姐的幻想,是否是来源于幼时对完美母亲的期待,如果已经完全疗愈了过去,我是否还需要这份亲密。都说先得个体圆满才能真正相爱,可偶尔emo的深夜依旧会觉得委屈,为什么不能通过彼此疗愈过去的创伤,互相成就对方的圆满。
在软件上虽然会分享照片,但似乎没有聊天动力…学校周边也有拉吧,学姐邀请我去过,却很难有兴趣迈出那一步,实在不想强迫自己去社交。始终坚信上天会给我最好的安排,可这条等待的路程虽会闪现美好,却也感到踽踽独行的孤寂,这孤寂时常在绘画的间隙盯住我,并在我失利时狠狠反扑。
神奇的是,事业失利时只是云淡风轻地下次再来,而关于感情的感受只是一滴便江河决堤,也许这也是接受自己的一部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