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ID:23279246
7关注
2粉丝
17获赞
动态
短视频









查看全部3条评论
朵朵: 好的,蟹蟹你,对这个双胞胎的剧有点感兴趣,我搜搜看看讲什么的…









查看全部2条评论
LIVE: 放一个进去,我实在是觉得好看
又一年逝去的盛夏
转眼已是大学第二年,我却仍时常想起去年的夏日。
那棵在校园里走过无数遍的大树,那座通往学校的桥,它们沉默地见证过我奔赴学校的脚步,也听过我和朋友们一路的笑语。那时候,我们总聚在一起,日子规律得像一首重复却安心的小调。我还能脱口而出“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那样的话,仿佛未来真是一张任由挥洒的白纸。
而如今,许多事已尘埃落定。我不再是刚跨进大学时那个目光炽热的自己,开始焦虑毕业,焦虑出路,焦虑作为一个女性能否真正走向更高处,能否在理想与现实间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学不再是传说中自由的乌托邦,它更像一个升级版的高中——课程更难,竞争更隐晦,人与人之间也多了层看不见的边界。不是谁不好,只是我们都学会了保持距离。这种陌生,不是冷漠,而是我尚未完全适应的“成长”。
日子像被按下了快进键,每一天都忙碌而具体。可我有时仍觉得自己像一位困于琐碎的家庭主妇,看不到这些日常拼接出的未来究竟是何模样。
但时间从不等人。我能做的,唯有努力,以及不悔。愿未来的某一天,当我回头望向这一刻,能对得起此刻的自己——尽管迷茫,却依然向前走着。


三日重庆:当“半个本地人”,第一次做了主
此前每次回重庆,我的足迹似乎都被无形框定——要么在巴南的街巷里穿梭,看熟了街角那家老店的招牌;要么索性退回乡下,枕着山间的雾气入眠。久而久之,“山城”于我,便是老房子背后那片巍峨的山,是时常漫过屋檐的雾,清晰却也单薄。
2024年春天,难得空出三天时间。没有既定的探亲行程,没有熟悉的路线指引,我第一次像个真正的游客,走进了重庆的主城区,走进了那些曾只在别人朋友圈里见过的景区。
站在街头,抬头是直插云霄的高楼,玻璃幕墙映着天空的流云;低头是奔流不息的长江,江风裹着水汽拂过脸颊。视觉与感官的冲击来得突然,总让我有片刻的恍然——原来这才是大多数人眼中的重庆?
后来去了千厮门大桥。耳边是南腔北调的交谈,普通话与重庆话混杂在一起,成了最鲜活的背景音;脚下忽然传来轻微的振动,是轻轨正从桥底的轨道驶过,带着独属于这座城市的节奏。就在那一瞬间,一种莫名的游离感漫上心头:原来久不踏足的故乡,也会变得这般陌生。
或许不是故乡变了,是我从未真正认识过它。那些年囿于一隅的时光里,我熟悉的是巴南的烟火、乡野的宁静,却偏偏错过了主城这份热烈又鲜活的模样。这三日的行走,更像一场与故乡的重新相遇——原来我以为的“了解”,不过是它千万面中,最不起眼的一面。









去年夏天
Welcome to China hong kong
去年夏天,在那个毕业的盛夏我来到了香港 ,密集的楼房,行色匆匆的人群,各种国家地区混杂的语言都让我感到兴奋,一日游几乎都在city work,我和我的朋友走街串巷,罗湖港口,湾仔码头,尖沙咀,维多利亚港,中环等地方,我们坐了叮叮车,小渡轮,这是一次完美的旅行。但这不是第一次去香港,上一次在高中,我和我姐姐一家人,虽然带着小朋友有很多突发状况,但是我依旧被地铁里宣传人种平等,取向平等的海报吸引,被用英语交流的白人女孩和亚洲女孩吸引,被长的像特朗普的行色匆匆的白人男性吸引,被酷酷的香港学生吸引,这里的一切一切都有着巨大的魔力,我想如果可以我要在这待上几天,用我的脚步去探索这个城市的奥秘。很推荐大家去香港,如果需要攻略可以留言,我会发给大家#带你去旅行#









查看全部2条评论
LIVE: 哇塞,这个怎么压缩画质,太过分了😱
我喜欢看脱口秀、综艺、电视剧,喜欢听音乐,打篮球,网球,羽毛球以及游泳,我也喜欢看小说,看书,我觉得我本人思维理性,但是容易爆冲,不过现在好一点了,这一年只爆冲了一次,我觉得我慢慢长大会越来越平和,我没有谈过女朋友,但是我初高中都暗恋女生,最后我把她们变成了我的好朋友,我很难说我喜欢什么样的女生,因为我觉得我见到所有女生都有智慧、包容、尊重他人、温和、理智、努力等许许多多的优点,我只能说在相处中慢慢的喜欢上某个人比较适合我。我希望我和那个人,可以一起进步,努力学习工作,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但受伤的时候,疲惫的时候有彼此,互相安慰,相互疏导。两个独立的个体,才成就更好的“我们”